最近常去逛的店歇業了,之後就好少到那邊晃啦,

可是朋友一直問我耶路撒冷三千年 那裡買比較便宜!

上網幫他查了耶路撒冷三千年 相關的評價,推薦,開箱文,價格,報價,比較,規格,推薦那!

經過多方比較後,發現耶路撒冷三千年 居然曾造成搶購熱潮,

價格也很實在,重點是買的安心,到貨的速度還滿快的,

不用出門送到家。還有超級大重點,比超商便宜!!

一拿到之後為之驚艷,耶路撒冷三千年 CP值超高!。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口碑







  • 限時活動折扣















    • 相關影片























      《耶路撒冷三千年》Jerusalem:The Biography

      .柯林頓2011年度選書,《經濟學人》2011年度最佳圖書!

      .基督教徒、天主教徒、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歷史學家、人文關懷人士,和一切胸懷大志者,全球30多國爭先搶讀!

      .經濟學人、出版人週刊、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書評、華盛頓郵報、泰晤士報、新聞週刊、洛杉磯時報……各大媒體競相報導。

      .聽最會說故事的作家,為你闡釋一個兼容天堂與地獄的城市!

      耶路撒冷是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個宗教的聖地,
      更是唯一擁有兩種存在的城市--天堂與人間。


      《塔木德》記載:「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人們卻說:「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

      了解耶路撒冷的歷史,就明白世界為何演變至今日樣貌……

      耶路撒冷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今日的它與過去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座城市是亞伯拉罕諸宗教爭鬥的焦點,是信徒日增的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聖地,是文明衝突的戰略要衝,是無神論與信仰齟齬的前線,是讓世人魂牽夢繫的去處,是惑人的陰謀與虛構的網路傳說發生的地點。

      本書作者力圖中立,依年代順序講述耶路撒冷的故事,透過男男女女--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與創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的歷史。目的就是說出事實,無論它們聽起來是否刺耳……













        南方朔、李家同、詹宏志、黃達夫、蔡康永
        周聯華牧師
        何璽夢(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吳獻章博士(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
        鄭仰恩(台灣福音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曾宗盛(台灣福音神學院舊約學副教授兼教務長)
        曾慶豹(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特聘教授)
        陳南州(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鳳信教會牧師)
        各界人士驚嘆推薦!

        傑出之作!蒙提費歐里的作品讓讀者充分了解耶路撒冷的生命歷程及其不朽的意義。讀完之後,你會忍不住愛上這座城市,它是人類的瑰寶,而這本書也值得一讀再讀。--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

        《耶路撒冷三千年》是多麼美麗又吸引人的書名。本書對歷史考證有特殊的貢獻,無論是學者、歷史家和一般信徒,都應該對耶路撒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周聯華牧師

        耶路撒冷是世上無與倫比的城市!三千多年來,它始終在猶太人、禱告者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書作者帶領我們穿梭古今的長廊,探索這座舉世矚目古城的輝煌歷史與秘密。從大衛王時期,到單一神論文明的發源地(猶太教徒、基督教徒、伊斯蘭教徒皆稱之為聖地),再發展成以色列的現代首都。作者身為摩西.蒙提費歐里爵士(一八六○年,耶路薩冷舊城牆外第一座猶太住宅區的建造者)的曾孫,其運用生動精湛的文筆,述說著屬於這座城市的故事點滴。也如同有句古老祝福所言:「明年見!在耶路撒冷。」--何璽夢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蒙提費歐里這本了不起的耶路撒冷傳記,橫掃三千年的宏觀歷史。作者扎實的研究加上栩栩如生的描繪功力,使得這本書無論是對學者還是門外漢,都將如視珍寶。--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

        閱讀這本從耶路撒冷所濃縮出的世界編年史,您可以從這最令人迷茫之城中發現最真實的面貌,看清了上帝最終極心意。--吳獻章博士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

        作者以妙筆生花的文字,生動地敘述耶路撒冷錯綜複雜的歷史,讓不同時代的人物再次活現在讀者眼前,述說曲折動人的故事。--曾宗盛台灣神學院舊約學副教授兼教務長

        耶路撒冷成為話題、成為焦點,不是因為它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是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的聖城,真正的原因是:耶路撒冷是一個未來的城市。這個城市述說著某一種將來,即是關於未來人類文明的種種考驗,考驗著我們是否可能永遠地生活在「和平之城」(Jerusalem在希伯來語中的意思)內。

        猶太人的道別語是說:「明年耶路撒冷見。」說盡了人內心的渴望:祈願真正的和平到來,沒有離別、沒有痛苦、不再哭泣、不再流離。--曾慶豹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特聘教授

        耶路撒冷城的興衰反映出苦難人民令人心疼的歷史。--陳南州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鳳信教會牧師

        權威之作……蒙提費歐里遍蒐奇聞軼事,詳加考察,再以生動筆觸寫出耶路撒冷的歷史,使讀者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經濟學人》

        一部完整詳述耶路撒冷的作品,作者依照年代順序,以流暢文字講述這座城市的歷史。從大衛王時代直到現代以色列,作者蒐羅了大量軼事與生動細節。這部非凡之作涵蓋了三千年來形塑耶路撒冷的王朝與家族,並且描繪他們的性格與世界觀。--《出版人週刊》

        蒙提費歐里極其詳盡地講述耶路撒冷的故事,其中峰迴路轉,緊張迭起,是精采絕倫的好書。--《華爾街日報》

        內容包羅萬象又引人入勝……蒙提費歐里可說是善於講述奇聞軼事的大師,他的筆調冷靜而公允。--《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令人愛不釋手的作品;極致的閱讀享受。--《紐約時報》書評

        在血腥中卻仍懷有一線希望……作者筆下的耶路撒冷是歷史上最野蠻暴力的場域,也是人類世界的縮影;耶路撒冷的故事極為繁複,蒙提費歐里努力做到讓所有的陳述清晰且具說服力。--科克斯評論

        可讀性極高!蒙提費歐里是罕見的奇才,他居然能將這部龐大的歷史書籍寫成極為好看的驚悚作品;他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歷史變得淺顯易懂。蒙提費歐里栩栩如生地描述兩千年前的人類生活,使他們再度甦醒,而他也對精神錯亂的暴君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他的博學與睿智使人忍不住向美國國務卿推薦聘請他擔任幕僚。--《新聞週刊》

        一部震撼人心的傑作!不僅具備學術的嚴謹,作者的生花妙筆也讓此書生動易讀。--《紐約書評》

        這部歷史大作……可以說是學術研究的里程碑,但同時也是打動人心的故事。--《泰晤士報》

        蒙提費歐里依照年代順序,有條有理地講述耶路撒冷的歷史及其種種弔詭之處,他極力避免以後見之明來詮釋歷史,同時也盡可能去除政治偏見的影響。他確實完成了一部公允詳實的傑作。--《洛杉磯時報》

        想了解這座目前仍牽動世界事務的城市的人,必須閱讀這本書。雖然他的猶太家族至今仍與耶路撒冷有著緊密連結,但蒙提費歐里仍一絲不茍地保持公允與客觀……文字優美而且引人入勝。--Booklist



















      • 作者介紹





        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

        生於一九六五年,曾於劍橋大學攻讀歷史。

        他的《凱薩琳大帝與波騰金》曾進入薩謬爾.強森獎、杜夫.庫伯獎與瑪許傳記獎的最後決選名單;《史達林:紅色沙皇的宮廷》榮獲英國圖書獎的年度歷史書獎;《青年史達林》贏得柯斯達傳記獎(英國)、洛杉磯時報傳記類圖書獎(美國)、政治傳記大獎(法國)與克萊斯基政治文學獎(奧地利);並寫過一部小說《薩申卡》。

        他運用新檔案資料、當前的學術成果、自己家族的文件,以及花費一輩子的時間進行研究,完成了《耶路撒冷三千年》這部驚人的歷史鉅著。

        據《新聞週刊》所述,他能將龐大的歷史書籍寫成極為好看的驚悚作品;他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歷史變得淺顯易懂;他的博學與睿智使人忍不住向美國國務卿推薦聘請他擔任幕僚。

        其作品已被翻譯成三十五種語言。身為皇家文學學會會員的他,現與妻子及兩名子女住在倫敦。







      • 夏季特賣

        譯者介紹




        黃煜文

        1974年生。專職譯者,譯有《耶路撒冷三千年》《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金錢與權力》《如何改變世界》與《最純潔的種族:北韓人眼中的北韓人》。

        批踢踢



      • 明星推薦













      耶路撒冷三千年-目錄導覽說明



      • 前言
        序幕

        第一部:猶太教
        1 大衛的世界
        第一位國王:迦南人
        耶路撒冷的亞伯拉罕:以色列人
        2 大衛的興起
        年輕的大衛
        3 王國與聖殿
        大衛:王者之城
        押沙龍:王子的崛起與失敗
        所羅門:聖殿
        所羅門:衰微
        4 猶大諸王(西元前九三○~前六二六年)
        羅波安對耶羅波安:分裂
        耶洗別與女兒,耶路撒冷的王后
        以賽亞:耶路撒冷是美女也是妓女
        西拿基立:撲向羊圈的狼
        希西家的水道
        瑪拿西:在地獄谷犧牲的孩子
        5 巴比倫的大淫婦(西元前五八六~前五三九年)
        約西亞:革命的救世主
        尼布甲尼撒
        尼布甲尼撒:那行毀壞可憎的
        伯沙撒的筵席
        6 波斯人(西元前五三九~前三三六年)
        居魯士大帝
        大流士與所羅巴伯:新聖殿
        尼希米:波斯人的衰微
        7 馬其頓人(西元前三三六~前一六六年)
        亞歷山大大帝
        托勒密:安息日劫掠
        多比雅的約瑟
        安條克大帝:大象的戰爭
        義人西門:晨星
        神顯者安條克:瘋狂的上帝
        神顯者安條克:另一位行毀壞可憎的
        8 馬加比家族(西元前一六四~前六六年)
        鐵鎚猶大
        偉大的西門:馬加比家族的勝利
        約翰.希爾卡諾斯:帝國建造者
        色雷斯人亞歷山大:狂暴的年輕公獅
        9 羅馬人的到來(西元前六六~前四○年)
        龐培在至聖所
        凱撒與克利歐佩特拉
        安東尼與克利歐佩特拉
        帕克魯斯:安息回馬箭
        希律:投靠克利歐佩特拉
        10 希律家族(西元前四○年~西元一○年)
        安提哥諾斯的敗亡:最後的馬加比家族
        希律與克利歐佩特拉
        奧古斯都與希律
        米利暗:希律又愛又恨的女人
        希律:聖殿
        希律的王子們:家庭悲劇
        希律:活生生的腐壞例證
        亞基老:彌賽亞與大屠殺
        11 耶穌基督(西元一○~四○年)
        施洗約翰與加利利的狐狸
        拿撒勒人耶穌:在耶路撒冷的三天
        彼拉多:審判耶穌
        耶穌基督:受難
        12 希律家族的終曲(西元四○~六六年)
        希律.亞基帕:卡里古拉的朋友
        希律.亞基帕與皇帝克勞狄:刺殺、榮耀與蟲
        希律.亞基帕二世:尼祿的朋友
        大數的保羅:基督教的創建者
        義人雅各:耶穌王朝
        約瑟夫斯:革命即將來臨
        13 猶太戰爭:耶路撒冷的死亡(西元六六~七○年)
        赤腳王后百尼基:革命
        約瑟夫斯的預言:騾伕當上皇帝
        妓院耶路撒冷:暴君約翰與西門

        第二部:異教
        14 阿埃里亞.卡皮托尼那(西元七○~三一二年)
        提圖斯的凱旋式:耶路撒冷在羅馬
        百尼基:猶太人的克利歐佩特拉
        耶穌王朝的滅亡:被遺忘的釘十字架
        哈德良:耶路撒冷解決方式
        西門.巴爾.科克巴:星辰之子

        第三部:基督教
        15 如日中天的拜占庭(西元三一二~五一八年)
        君士坦丁大帝:基督,勝利之神
        君士坦丁大帝:家庭殺戮
        海倫娜:最早的考古學者
        背教者尤利安:恢復耶路撒冷
        哲羅姆與帕烏拉:聖人、性與耶路撒冷
        巴爾索瑪與戰士僧侶
        埃烏多基亞:耶路撒冷皇后
        16 日薄西山的拜占庭:波斯入侵(西元五一八~六三○年)
        查士丁尼與舞女皇后:拜占庭耶路撒冷
        沙與皇家野豬:瘋狗之怒
        尼希米二世:猶太人的恐怖
        赫拉克利歐斯:第一位十字軍戰士

        第四部:伊斯蘭教
        17 阿拉伯的征服(西元六三○~六六○年)
        穆罕默德:夜行
        哈立德.伊本.瓦利德:伊斯蘭教之劍
        公正者歐瑪爾:聖殿的恢復
        18 烏瑪雅德王朝:聖殿的恢復(西元六六○~七五○年)
        穆阿威亞:阿拉伯人的凱撒
        阿布達爾─馬立克:圓頂清真寺
        瓦利德:啟示與奢侈
        19 阿拔斯王朝:遙遠的主人(西元七五○~九六九年)
        薩法赫哈里發:屠夫
        皇帝與哈里發:查理曼與拉希德
        卡富爾:香氣撲鼻的太監
        20 法蒂瑪王朝:寬容與精神失常(西元九六九~一○九九年)
        伊本.基里斯:猶太人大臣與法蒂瑪王朝的征服
        帕爾提爾與法蒂瑪王朝:猶太醫生君主與活伊瑪目
        穆卡達西:耶路撒冷人
        哈基姆:阿拉伯的卡里古拉
        哈基姆:消失無蹤
        阿特希茲:野蠻的劫掠

        第五部:十字軍
        21 大屠殺(西元一○九九年)
        高弗瑞公爵:圍城
        教宗烏爾班二世:奉主之名
        譚克雷德:聖殿山上的屠殺
        高弗瑞:聖墓守護者
        22 十字軍國家的興起(西元一一○○~一一三一年)
        鮑德溫:第一任國王
        小鮑德溫二世
        23 十字軍國家的黃金時代(西元一一三一~一一四二年)
        梅莉桑德與富爾克:王室婚姻
        梅莉桑德女王:醜聞
        血腥者贊吉:鷹王
        烏薩瑪.賓.蒙奇德:大事與災難
        梅莉桑德的耶路撒冷:上層生活與下層生活
        烏薩瑪與猶大.哈勒維:穆斯林、猶太人與法蘭克人
        24 僵局(西元一一四二~一一七四年)
        贊吉:傲慢與復仇
        阿基坦的埃莉諾與路易國王:醜聞與敗仗
        母親對上兒子:梅莉桑德對上鮑德溫三世
        阿莫里與阿涅絲:「沒有資格擔任聖城耶路撒冷的王后」
        泰爾的威廉:埃及戰爭
        邁蒙尼德:迷途指津
        25 痲瘋國王(西元一一七四~一一八七年)
        泰爾的威廉:皇家教師
        鮑德溫四世的疾病
        壓力下的優雅:痲瘋王的勝利
        居伊:錯誤的繼承人
        居伊國王:中了圈套
        26 薩拉丁(西元一一八七~一一八九年)
        薩拉丁:戰爭
        薩拉丁的圍城:屠城還是投降?
        薩拉丁其人
        跳舞女郎與春藥:薩拉丁的宮廷
        薩拉丁的城市
        27 第三次十字軍:薩拉丁與理查(西元一一八九~一一九三年)
        獅心王:騎士精神與屠殺
        28 薩拉丁王朝(西元一一九三~一二五○年)
        蘇丹之死
        穆阿札姆.伊薩:另一位耶穌
        皇帝腓特烈二世:世界奇觀,啟示錄之獸
        腓特烈二世的加冕:日耳曼的耶路撒冷
        巴拉卡汗與韃靼人:災難

        第六部:馬木魯克王朝
        29 從奴隸到蘇丹(西元一二五○~一三九九年)
        拜巴爾:豹
        拉姆班
        納西爾.穆罕默德:優雅的鷹
        30 馬木魯克王朝的衰微(西元一三九九~一五一七年)
        帖木兒與導師:朝聖城市
        蘇丹與基督徒的歐姆蛋

        第七部:鄂圖曼帝國
        31 蘇雷曼大帝(西元一五一七~一五五○年)
        所羅門第二與他的羅克瑟拉娜
        32 神秘主義者與彌賽亞(西元一五五○~一七○五年)
        蘇丹的猶太公爵:新教徒、方濟會與城牆
        喬治.桑迪斯:第一位英屬美洲人
        彌賽亞:夏巴泰.茨維
        艾維亞:鄂圖曼的皮普斯與法斯塔夫
        33 家族(西元一七○五~一七九九年)
        侯賽尼家族:聖裔家族領袖的反叛與狗的大屠殺
        侯賽尼家族:家族的興起
        「巴勒斯坦國王」的興起與衰亡
        拿破崙.波拿巴:「我自己編纂的《古蘭經》」

        第八部帝國
        34 聖地的拿破崙(西元一七九九~一八○六年)
        阿卡的藍鬍子
        拿破崙:「大本營,耶路撒冷」
        席德尼.史密斯爵士──「最傑出的騎士」
        35 新浪漫主義者:夏多布里昂與迪斯雷利(西元一八○六~一八三○年)
        聖墓騎士團子爵
        布倫斯維克的卡洛琳與赫絲特.斯坦霍普:英格蘭王后與沙漠皇后
        迪斯雷利:神聖者與浪漫主義者
        36 阿爾巴尼亞人的征服(西元一八三○~一八四○年)
        紅色易卜拉欣
        易卜拉欣:聖火,神聖之死
        易卜拉欣:農民叛變
        37 傳遞福音者(西元一八四○~一八五五年)
        帕莫斯頓與夏夫茨貝里:帝國主義者與傳遞福音者
        詹姆斯.芬恩:福音派領事
        克雷森,美國領事:美國的神聖異邦人
        歐洲憲兵與聖墓教堂的槍戰事件:耶路撒冷的俄羅斯上帝
        果戈理:耶路撒冷症候群
        詹姆斯.芬恩與克里米亞戰爭:遭謀殺的傳遞福音者與殺人越貨的貝都因人
        作家:梅爾維爾、福樓拜與薩克萊
        作家:大衛.朵爾,一名旅遊的美國奴隸
        38 新城市(西元一八五五~一八六○年)
        摩西.蒙提費歐里:「這位克羅伊索斯」
        39 新宗教(西元一八六○~一八七○年)
        皇帝與考古學家:《傻子之旅》
        馬克吐溫與「貧窮村落」
        40 阿拉伯城市,帝國城市(西元一八七○~一八八○年)
        尤蘇夫.哈立迪:音樂、舞蹈,日常生活
        耶路撒冷的刺青:英國親王與俄國大公
        美國的得勝者派:一直溫著耶穌的牛奶
        41 俄國人(西元一八八○~一八九八年)
        謝爾蓋大公與艾拉大公夫人
        謝爾蓋大公:俄國猶太人與大屠殺

        第九部錫安主義
        42 德皇威廉(西元一八九八~一九○五年)
        赫茨爾
        威廉:我的帝國的寄生蟲
        德皇與赫茨爾:最後的十字軍與最初的錫安主義者
        43 耶路撒冷的烏德琴手(西元一九○五~一九一四年)
        戴維.格林成為戴維.本─古里安
        烏德琴手:瓦希夫.賈瓦利葉
        拉斯普廷:俄國的修女們當心了
        蒙提.帕克上尉與約櫃
        44 世界大戰(西元一九一四~一九一六年)
        傑馬爾.帕夏:耶路撒冷的暴君
        恐怖與死亡:屠夫傑馬爾
        耶路撒冷中的戰爭與性:瓦希夫.賈瓦利葉
        45 阿拉伯叛亂,貝爾福宣言(西元一九一六~一九一七年)
        勞倫斯與麥加的謝里夫
        阿拉伯的勞倫斯:謝里夫家族──阿布杜拉與費薩爾
        佛肯海因接手指揮:德國的耶路撒冷
        勞合.喬治、貝爾福與魏茨曼
        「魏茨曼博士,孩子生了」:貝爾福宣言
        46 耶誕節禮物(西元一九一七~一九一九年)
        市長試圖投降
        公牛艾倫比:最感榮耀的時刻
        東方的斯托爾斯:行善的專制者
        47 勝利者與戰利品(西元一九一九~一九二○年)
        凡爾賽會議上的伍德羅.威爾遜
        斯托爾斯:先知摩西暴亂,最初的槍響
        赫伯特.薩謬爾:巴勒斯坦,共計一個,點交完畢
        邱吉爾創造了現代中東:勞倫斯的謝里夫解決方案
        48 英國託管時期(西元一九二○~一九三六年)
        穆夫提對上市長:阿敏.侯賽尼對上拉希布.那夏希比
        穆夫提:西牆戰爭
        沃裘普的首都:狩獵、咖啡館、宴會與白西裝
        本─古里安與穆夫提:縮小的沙發
        49 阿拉伯叛亂(西元一九三六~一九四五年)
        穆夫提的恐怖行動
        歐德.溫蓋特與莫歇.達揚:舊城的陷落
        穆夫提與希特勒:耶路撒冷的世界大戰
        50 骯髒的戰爭(西元一九四五~一九四七年)
        梅納赫姆.貝京:黑色安息日
        蒙哥馬利的鎮壓:法蘭少校案
        阿布德.卡迪爾.侯賽尼:耶路撒冷陣線
        聖地的禮炮:阿布德.卡迪爾.侯賽尼
        51 猶太人獨立,阿拉伯人的災難(西元一九四八~一九五一年)
        英國人離開,本─古里安:我們成功了
        倉促者阿布杜拉
        阿布杜拉:耶路撒冷戰爭
        52 分隔(西元一九五一~一九六七年)
        耶路撒冷國王:血濺聖殿山
        約旦的胡笙:最後一任耶路撒冷國王
        53 六日戰爭(西元一九六七年)
        納瑟與胡笙:戰爭倒數計時
        拉賓:戰前的崩潰
        達揚接手指揮
        一九六七年六月五日到七日:胡笙、達揚與拉賓
        後記
        附錄

















      前言

      耶路撒冷的歷史不僅是一部世界史,也是一部城市編年史,它講述的是一座位於猶大山地長年陷於貧窮的地方城市。耶路撒冷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今日的它與過去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座城市是亞伯拉罕諸宗教爭鬥的焦點,是信徒日增的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聖地,是文明衝突的戰略要衝,是無神論與信仰齟齬的前線,是讓世人魂牽夢繫的去處,是惑人的陰謀與虛構的網路傳說發生的地點,而身處於二十四小時輪播新聞的時代,耶路撒冷也成為全球鎂光燈聚焦的舞臺。在宗教、政治、媒體三方勢力彼此拉抬下,今日的耶路撒冷比過去受到更密切的關注。

      耶路撒冷是聖城,但也予人一種迷信、江湖術士與頑固盲從的印象;許多帝國渴望取得此城做為戰利品,但實際上它不具戰略價值;它是世界各大宗教的故鄉,每個教派都認為這座城市只屬於他們所有;它是一座擁有許多名字的城市—每個傳統都頑固地認為只有自己的名稱是對的。這座城市是如此柔弱,因此猶太神聖著作總是用陰性的詞彙來形容它—它要不是誘人而充滿活力的女子,就是美麗動人的女性,然而,耶路撒冷有時也被說成是無恥的娼妓,或被描繪成受愛人遺棄而遍體鱗傷的公主。耶路撒冷是一神的殿堂,是兩個民族的首都,是三個宗教的聖地,而且是唯一擁有兩種存在的城市—天國與人間:在人間就算得到無與倫比的恩寵,也比不上在天國的榮光。耶路撒冷既然能同時存在於天國與人間,就表示它能存在於任何地方:新耶路撒冷在世界各地出現,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耶路撒冷。先知與先祖,亞伯拉罕、大衛、耶穌與穆罕默德據說都走過耶路撒冷的石板路。亞伯拉罕諸宗教誕生於此,世界也將於審判日在此終結。對信仰聖經的民族來說,耶路撒冷是神聖的城市,也是聖經的城市:從各方面來看,聖經既是耶路撒冷的編年史,也是耶路撒冷歷史的讀者,從猶太人與早期基督徒,中間歷經穆斯林征服者與十字軍,直到今日的美國福音派人士,他們為了符合聖經的預言,而不斷更改耶路撒冷的歷史。

      當聖經被翻譯成希臘文、拉丁文與英文之後,聖經也成為在全世界流通的作品,而耶路撒冷則因此成為世界性的城市。每個偉大的國王都成了大衛,每個特別的民族都成了新以色列人,而每個高尚的文明都成了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不專屬於任何人,它存在於每個人的想像之中。這是耶路撒冷的悲劇,卻也是它的魔力所在:每個夢想耶路撒冷的人,每個時代親歷這座城市的訪客,從耶穌的使徒到薩拉丁的士兵,從維多利亞時代的朝聖者到今日絡繹不絕的觀光客與記者,他們興致勃勃來到這裡,原以為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耶路撒冷,結果卻令他們大失所望。耶路撒冷是一座不斷變遷的城市,它曾經繁盛,也曾經衰頹,它經歷無數次的重建與摧毀。但這是耶路撒冷,是所有人的財產,任何人想像的耶路撒冷就是耶路撒冷該有的樣子;每個人都有權將自己的「耶路撒冷」加諸在耶路撒冷上—而且他們也經常這麼做,用火與劍。

      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是十四世紀的歷史學家,本書敘述的一些事件,他不僅是參與者,他的作品也是事件的史料來源。伊本.赫勒敦提到:「街頭巷尾的民眾是如此急切地追尋歷史,他們渴望知道歷史。國王與統治者也競逐著歷史。」這一點放在耶路撒冷是再真切不過。我們在撰寫耶路撒冷的歷史時,不能不認識到耶路撒冷也是世界史的主題、支點與脊梁。在網路神話力量無遠弗屆的今日,高科技的滑鼠與彎刀都是基本教義派可以選擇的武器,因此我們現在對歷史事實的追求要遠比伊本.赫勒敦時代更來得迫切。

      耶路撒冷的歷史必須探討神聖的本質。「聖城」一詞充分表現出對耶路撒冷聖地的崇拜,但耶路撒冷成為神與人在人間進行溝通的核心地點,其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們也必須回答這個問題:世界上有這麼多地方,為什麼唯獨選擇耶路撒冷?這個地點不僅遠離地中海沿岸商路,而且缺乏水源,夏季時烈日烤灼,冬季時寒風凜冽,這裡的地形充滿岩石、崎嶇難行,顯然不是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但耶路撒冷之所以成為興建聖殿的地方,不僅出於人類自己的決定,其中也有著自然演進的因素:由於耶路撒冷從遠古以來就有神聖之名,隨著時代演進,它的神聖性也不斷加添。神聖需要的不只是靈性與信仰,正當性與傳統也不可或缺。激進的先知看到前所未見的異象,為了讓大家明白他獲得的啟示,他必須解釋過去數百年來的歷史,使用大家聽得懂的語言,並且訴諸地點的神聖—例如過去的先知也有過類似啟示,以及這個地點自古以來一直廣受崇拜。要讓某個地點變得更加神聖,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有別的宗教也想爭奪此地做為他們的聖地。

      許多抱持無神論的訪客對於這類神聖說法感到厭惡,他們認為耶路撒冷到處瀰漫著自以為是的盲從,整座城市似乎染上了迷信的疾病。然而抱持這種想法等於否定了人類對宗教的深刻需求,一旦我們無法了解這層需要,就不可能了解耶路撒冷。宗教必須解釋令人類感到迷惑與畏懼的事物,例如快樂何以如此短暫,焦慮何以總是揮之不去:我們可以感受到有一股更強大的力量主宰我們的存在。我們敬畏死亡,而且渴望從死亡中找出意義。耶路撒冷是神與人交會的地方,也是末日時解決這些問題的地點—當末日來臨,將會出現戰爭,基督與敵基督將會爭鬥,屆時克爾白(Kaaba)將從麥加移往耶路撒冷,將會出現審判,死人將會復活,彌賽亞將會統治,天國也就是新耶路撒冷將會降臨。亞伯拉罕三大宗教都相信末日,但細節因信仰教派不同而有所差異。世俗人士也許認為這些說法只是從古複述至今的陳腔濫調,然而別忘了,這些觀念確實深植人心。在這個盛行著猶太教、基督教與穆斯林基本教義派的時代裡,末日觀念是一股令世界政治白熱化的巨大動力。

      死亡是我們永不分離的伴侶:自古以來,朝聖者前來耶路撒冷度過人生的最後階段,死後就葬在聖殿山周圍,他們希望藉此能在末日時復活,這種做法至今仍持續著。耶路撒冷不僅四周都是墓園,就連城市本身也坐落在墓地上;古代聖人遺留下來的部分骸骨,儘管已經乾癟,卻仍受到尊崇—抹大拉的馬利亞已經乾枯發黑的右手,至今仍展示在聖墓教堂內希臘正教修道院院長的房間裡。許多神龕,甚至於許多民宅就位在一堆墳墓當中。這座死者之城的陰森不僅來自於一種戀屍情結,也源自於與死者溝通的儀式:這裡的死人宛如活人一般,他們只是在等待復活。耶路撒冷源遠流長的爭奪史—屠殺、破壞、戰爭、恐怖主義、圍城與災難—使這個地方成為戰場,阿道斯.赫胥黎說這裡是「各種宗教的屠宰場」,福樓拜說是「藏骸所」。梅爾維爾稱耶路撒冷是被「亡者大軍」團團包圍的「頭蓋骨」;愛德華.薩依德則記得他的父親討厭耶路撒冷,因為這裡「讓他聯想到死亡」。

      這個連繫著天國與人間的聖地,它的發展並不總是依照神的意旨進行。宗教的起源與深具領袖魅力的先知—摩西、耶穌、穆罕默德—息息相關。帝國的建立,城市的征服,仰賴的是軍事領袖的活力與運氣。從大衛王以降,個人的決定是耶路撒冷能成為耶路撒冷的主因。

      當大衛在他的小王國首都建立簡陋的堡壘時,人們顯然無法預見這座不起眼的小城未來居然能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諷刺的是,尼布甲尼撒摧毀耶路撒冷反而使它成為神聖的典型,因為這場災難使猶太人開始記錄與讚揚錫安的榮耀。一般來說,這種劇變往往會使整個民族走上滅絕的道路。然而猶太人卻依然生氣蓬勃,他們堅定信仰自己的上帝,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聖經裡記載了自己民族的歷史,而這些紀錄也為耶路撒冷的名聲與神聖奠下基礎。聖經取代猶太人的國家與聖殿,一如海因利希.海涅所言,它成為「猶太人隨身攜帶的祖國,隨身攜帶的耶路撒冷」。沒有任何城市像耶路撒冷一樣擁有自己的作品,也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如此左右一座城市的命運。

      耶路撒冷的神聖,來自於猶太人以選民自居的優越主義。耶路撒冷成為被揀選的城市,巴勒斯坦成為被揀選的土地,而這種優越主義又由基督徒與穆斯林加以承襲與支持。耶路撒冷與以色列之地擁有至高無上的神聖性,這種觀念不僅反映在宗教上越來越執著於讓猶太人返回以色列,也表現在世俗上西方從十六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開始,到一九七○年代為止對錫安主義的熱情追求。從那時起,巴勒斯坦人的悲劇敘事,連同耶路撒冷是他們失落的聖城,開始改變世人對以色列的看法。因此,西方的迷戀—把耶路撒冷當成屬於全世界的城市—產生的影響好壞參半,它是一把雙面刃。今日,這種情況反映在對耶路撒冷的嚴密監視上,也反映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上,其中的緊張與情感糾結遠非世界上任何地區所能比擬。

      然而,事情不像表面上看來那麼簡單。耶路撒冷的歷史通常呈現出一連串劇烈的改變與粗暴的反轉,但我希望顯示耶路撒冷其實是一座具有連續性與包容性的城市,它也是一座雜糅了各種建築與民族的混合性城市,因此,我們無法以個別的宗教傳說與日後出現的民族主義敘事來對其進行狹隘的分類。我盡可能透過家族的脈絡來研究歷史—大衛家族(Davidians)、馬加比家族(Maccabees)與希律家族(Herodians),烏瑪雅德家族(Umayyads)、鮑德溫家族(house of Baldwin)與薩拉丁家族(house of Saladin),一直到侯賽尼家族(Husseinis)、哈立迪家族(Khalidis)、斯帕福德家族(Spaffords)、羅特希爾德家族(Rothschilds)與蒙提費歐里家族(Montefiores)—家族的歷史可以顯示有機的生命模式,而這種做法與傳統歷史的突發事件及宗派敘事格格不入。耶路撒冷不只有兩個面向,它擁有許多彼此連結、交疊的文化,以及多層次的忠誠感—在這個多樣且多變的萬花筒裡,你可以看見阿拉伯正教徒、阿拉伯穆斯林、塞法迪猶太人、阿什肯那吉猶太人、超正統派猶太人、世俗的猶太人、亞美尼亞正教徒、喬治亞人、塞爾維亞人、俄羅斯人、科普特人、新教徒、衣索比亞人、拉丁人等等。每個人就像耶路撒冷成層堆積的石頭與塵土一樣,不斷累積出好幾種效忠的身分。

      事實上,耶路撒冷的重要性起起伏伏,從未維持穩定,它總是不斷變化,就像植物改變形狀、大小乃至於顏色一樣,而耶路撒冷也如同植物一般持續在相同的地點扎根。最近提到耶路撒冷時,人們總是說得天花亂墜,媒體把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聖城」掛在嘴邊,二十四小時輪播新聞也以這座城市做為報導的焦點,但這都是相對晚近的事。其實,耶路撒冷有好幾個世紀的時間完全失去了宗教與政治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是政治的必要性,而非神聖的天啟再次刺激與鼓勵了人們對耶路撒冷的宗教熱忱。

      每當耶路撒冷遭到遺忘,並且在歷史上失去重要性時,遠在異地的信眾便開始致力於聖經事實的研究,無論他們身處麥加、莫斯科還是麻州,這些人總是將自己的信仰投射到耶路撒冷。城市如同一面鏡子,可以反映出每座城市的居民心態,然而耶路撒冷卻是一面雙向鏡,它不僅顯示自身的內在生活,也映照著外在世界。無論是完全信仰的時代,還是建立符合公義的帝國的時代,抑或傳福音宣揚天啟的時代,以及世俗民族主義的時代,耶路撒冷都能充當每個時代的象徵,並且成為每個時代競逐的目標。然而就像馬戲團裡的哈哈鏡一樣,鏡子的倒影總是扭曲變形,模樣怪異。

      耶路撒冷令征服者與造訪者沮喪與苦惱。真實的耶路撒冷與天國的耶路撒冷存在著太大的對比,使人感到失落,每年因此有上百人被送進耶路撒冷的療養院。這些人罹患了耶路撒冷症候群,這是一種結合了渴望、失望與妄想的瘋狂疾病。耶路撒冷症候群也與政治有關:耶路撒冷與合理而實際的政治策略格格不入,它生存在充滿貪婪熱情與衝動情感的領域裡,理性在這裡完全派不上用場。

      就連贏得支配與真理也能提升耶路撒冷在其他人眼中的神聖性。擁有者越貪婪,競爭越激烈,越能激起本能的反應。預期外的結果定律在這裡占了上風。

      沒有任何地方比耶路撒冷更能激起人們獨占的欲望。然而這種占有欲卻令人感到諷刺,因為耶路撒冷絕大多數的神龕,以及與這些神龕相關的故事,都是從別的宗教偷來或借來的。耶路撒冷的過去很多來自於想像。事實上,耶路撒冷的石頭全來自不同信仰的神廟,與不同帝國興建的凱旋門。絕大多數(也許不是全部)的征服會本能性地掃除其他信仰的污點,但同時間又強行接收了這些信仰的傳統、故事與遺址。摧毀四處可見,但征服者更常做的卻是不摧毀既有建築,並重新加以使用與增益。聖殿山、大衛塔、大衛城、錫安山與聖墓教堂,這些重要遺址呈現的不是清楚分明的歷史層理,而更像是反覆刮寫的羊皮紙,或是絲線細密交織以至於難以分離的刺繡品。

      不同信仰敬拜的聖物在人們的爭相奪取下,使得某些聖壇接續與同時地被三大宗教奉為聖地;國王命令人們敬拜,而信徒也為此犧牲了生命—儘管如此,這些聖壇現在幾乎已被遺忘:錫安山原是狂熱的猶太教徒、穆斯林與基督徒尊崇的地點,如今此地幾乎已無穆斯林或猶太教朝聖者,再度來此朝拜的主要是基督徒。

      在耶路撒冷,事實的重要性比不上神話。「在耶路撒冷,不要問我歷史『事實』,」著名的巴勒斯坦歷史學家納茲米.朱貝(Nazmi al-Jubeh)博士表示:「去除虛構的部分,耶路撒冷就一無所有。」歷史對耶路撒冷的影響極為巨大,因此不斷地遭受扭曲:考古學本身就是一股歷史力量,有時考古學家擁有的力量就像士兵一樣,他們受僱強徵過去,以為今人使用。一個以追求客觀與科學為職志的學科,可以用來合理化宗教與種族的偏見,同時為帝國的野心提供正當化的理由。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與十九世紀傳福音的帝國主義者都犯了這類罪行,明明是相同的事件,卻在他們手中被賦予矛盾的意義與事實。因此耶路撒冷的歷史必定是混合了真實與傳說的歷史。但事實確實存在,本書的目的就是說出事實,無論這些事實聽起來有多麼刺耳。

      我的目標是撰寫一部最廣義的耶路撒冷史,使一般讀者都能閱讀,無論他們是無神論者還是信仰者,基督徒、穆斯林還是猶太人。即使今日的耶路撒冷充滿衝突傾軋,本書並不考慮政治方面的議題。

      我將依照年代順序講述耶路撒冷的故事,透過男男女女—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與創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的歷史。我認為這是最能讓耶路撒冷重現生機的方法,而我也將顯示耶路撒冷複雜而出人意表的事實其實是歷史形成的結果。唯有依照時間順序加以敘述,我們才能避免以今人眼光評價古人。我試著避免以目的論詮釋歷史,以免給人一種印象,以為一切歷史事件均不可避免。由於每個變化都是對前一個變化所做的回應,因此依照時間順序敘述最能說明歷史的演變,也最能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是耶路撒冷?—同時也能顯示人們為什麼做出某種行為。我希望這會是最有趣的講述歷史的方式。套句好萊塢的老詞,我何德何能,能毀掉這篇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在數千部介紹耶路撒冷的作品中,只有極少數是敘事的歷史作品。由於聖經、電影、小說與新聞的傳布,四大時代—大衛、耶穌、十字軍與以阿衝突—人們已相當熟悉,但其中仍有不少誤解。至於四大時代以外的部分,我誠摯希望能讓新的讀者接觸這些泰半已被遺忘的歷史。

      這是一部把耶路撒冷視為世界史中心的歷史作品,但本書不想鉅細靡遺地介紹耶路撒冷,也不想講解每棟建築物的每個壁龕、柱頭與拱門。這不是一部有關正教徒,拉丁人或亞美尼亞人,伊斯蘭法學的哈納菲派(Hanafi)或夏菲派(Shafii),哈西德派猶太人(Hasidic Jews)或卡拉伊派猶太人(Karaite Jews)的瑣細歷史,也不是從特定觀點出發的故事。從馬木魯克到託管時期這段穆斯林城市歷史,我做了一些省略。耶路撒冷家族的歷史已有具巴勒斯坦經驗的學院人士進行研究,但通俗史家卻很少觸及這部分。這些家族歷史至今仍極具重要性:有些關鍵史料尚未譯成英文,於是我自己翻譯了這些資料,並且訪談這些家族成員以了解他們的歷史。但這些只能說是整幅馬賽克作品的一小部分。本書不是猶太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的歷史,也不是上帝在耶路撒冷的性質研究:這些主題已有其他學者做過深入探討—最近的例子是凱倫.阿姆斯壯的大作《耶路撒冷:一座城市,三個信仰》(Jerusalem: One City, Three Faiths)。本書也不是以巴衝突歷史的詳細介紹:當前事件不是我想探討的主題。然而,既然我要撰寫的是一部涵蓋所有時期的耶路撒冷史,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做到一定比例的陳述。

      我的任務是追求事實,不是裁決不同宗教間的神秘事蹟孰是孰非。我當然沒有權利判斷三大宗教的神蹟與神聖作品是否「真實」。凡是研究聖經或耶路撒冷的人都必須承認這裡面存在各種層次的真實。其他宗教與時代的信仰總讓我們感到陌生,而我們身處的時代與地點所通行的風俗習慣在我們眼裡則總是合理。即使是二十一世紀,許多認為最符合世俗理由與常識的想法,其反映的社會通念與近似宗教的正統觀點在我們的曾孫輩眼裡也將荒謬得難以理解。宗教與奇蹟對耶路撒冷歷史的影響無庸置疑而且真實,我們必須對宗教懷抱敬意才可能了解耶路撒冷的歷史。

      耶路撒冷有幾個世紀的歷史鮮為人知且充滿爭議。只要一提到耶路撒冷,學界與考古學的辯論總是充滿敵意,有時還出現火爆場面,甚至導致暴亂與鬥毆。過去半個世紀的事件是如此具爭議性,因此產生許多不同的詮釋觀點。

      早期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與一些研究愛好者,將手邊極其有限的資料加以擠壓、塑造與粗暴對待,使其能合乎他們在充滿自信下主張的各種可能理論。無論如何,我已經檢視了一手史料與各種理論,而且得出了結論。如果我想保護自己免受各方指責,那麼這本書裡最常見的詞彙將是「也許」「或許」「可能」與「大概」。因此,我不會在每個可以使用這些詞彙的地方穿插這些用語,但我希望讀者了解,每個句子背後存在著數量龐大且觀點不斷變動的研究文獻。本書每個章節都經過學界人士檢查與閱讀。我很幸運能得到目前最傑出的學者的幫助。

      在這些爭議中,最令人傷透腦筋的是大衛王,因為他的政治意涵太容易引起緊張,而且也與當代局勢息息相關。即使採取了最科學的方法,這場論戰的戲劇性與僵持遠非其他地點或主題引發的爭議所能比擬,唯一能與其相提並論的,大概只有基督或穆罕默德的性質。大衛故事的來源是聖經,他的歷史生命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理所當然。十九世紀,帝國主義結合基督教在聖地的利益,激勵考古學家在大衛的耶路撒冷進行挖掘。這項調查原本帶有基督教色彩,但在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國之後就轉變了性質,由於大衛是猶太人耶路撒冷的建立者,因此為考古研究注入了宗教與政治的激情元素。由於西元前十世紀的證據相當稀少,因此修正派的以色列史家在估計大衛城的規模時做出比較保守的推測。有些人甚至懷疑大衛是否真有其人,這種質疑一方面令猶太傳統主義者大為光火,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巴勒斯坦政治人物的心意,因為這使得猶太人的權利主張失去了正當性。然而一九九三年但丘石碑的出土證明大衛王確實存在。聖經在寫作時雖然不是做為歷史而存在,但它卻能充當史料,成為我講述故事的資料來源。本書討論了大衛城的內容與聖經的可信度,至於現代針對大衛城引發的各種衝突,請參閱後記。

      此外,在提到十九世紀時我們不可能忽略薩伊德《東方主義》的身影。薩伊德是出生於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基督徒,他後來擔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文學教授,而且是巴勒斯坦民族主義世界最初的政治發聲者,他認為「歐洲中心論的偏見隱微而持續地貶抑阿拉伯伊斯蘭民族以及他們的文化」,特別是十九世紀的旅行者,例如夏多布里昂、梅爾維爾與馬克.吐溫,他們貶損阿拉伯文化,而且合理化帝國主義。然而,薩伊德自己的作品卻激勵他的追隨者將這些西方入侵者掃除出歷史之外:這種做法相當荒謬。不過,這些旅行者確實對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的生活一無所知或了解不多,而如同先前解釋過的,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呈現當地居民真實的生活面貌。但本書不是一本論戰作品,研究耶路撒冷的史家必須說明西方浪漫主義與帝國主義文化的支配對耶路撒冷造成的影響,因為這解釋了中東為什麼與列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同樣地,我描述了英國親錫安主義的進展,無論是世俗的還是福音派的,從帕莫斯頓與夏夫茨貝里,到勞合.喬治、貝爾福(Balfour)、邱吉爾,以及他們的朋友魏茨曼。我的理由只有一個,因為這是對十九與二十世紀耶路撒冷與巴勒斯坦唯一最具決定性的影響來源。

      本書的主要部分結束於一九六七年,因為六日戰爭本質上創造出今日的局勢,足以做為決定性的區隔點。〈後記〉簡略介紹到目前為止的政治發展,最後以詳細描述三大聖地典型的早晨做結。但這個地區的情勢仍持續變動之中。如果我要接續撰寫直到今日耶路撒冷的歷史,那麼這本書將找不到明確的終點,而且每小時就要更新一次。因此,我最後嘗試說明的是耶路撒冷為什麼既是和平協議的核心,也是障礙。

      這部作品綜合了各種資料來源,我廣泛閱讀了一手史料,無論是古代的還是近代的,我親自與專家、教授、考古學家、家族與政治人物進行研討,我曾造訪耶路撒冷無數次,實際參觀當地的聖壇與考古挖掘。我很幸運能發現一些嶄新或很少被使用的史料。我的研究為我帶來三項特別的樂趣:首先,我在耶路撒冷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其次,我閱讀了許多作者的精采作品,從烏薩瑪.賓.蒙奇德、伊本.赫勒敦、艾維亞.切勒比與瓦希夫.賈瓦利葉,到泰爾的威廉、約瑟夫斯與阿拉伯的勞倫斯;最後,在可怕的政治危機中,我受到耶路撒冷人不分宗派—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人與亞美尼亞人,穆斯林、猶太教徒與基督徒—的友善相待與協助,他們不僅信任我,也慷慨地提供援手。

      我覺得自己整個人生都在準備寫這本書。我從小就在耶路撒冷附近閒逛。由於家族的連結(在書裡會提到這點),「耶路撒冷」一直是我們家的家訓。無論我個人的連結是什麼,我都將描述實際發生的歷史與人們信仰的事物。回到文章的開頭,我提到有兩個耶路撒冷,一個在人間,另一個在天國,這兩個耶路撒冷都受到信仰與情感的統治,而非理性與事實。而耶路撒冷將一直是世界的中心。

      我的寫作方式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畢竟,這是耶路撒冷。但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想起勞合.喬治給耶路撒冷總督斯托爾斯的忠告,後者當時正受到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猛烈批評:「如果他們不停止抱怨,你這個總督就別做了。」

      推薦文一

      周聯華 牧師

      《耶路撒冷三千年》是多麼美麗又吸引人的書名;她是全世界人士所景仰的城市,她不是紐約、倫敦、巴黎,當然更非台北所能比擬;她之所以為人所景仰,因為她是全世界三大宗教的搖籃。

      我上一次去耶路撒冷時,沿途看到旗幟上印著「慶祝大衛之城」的標誌。這對猶太人是沒有問題的,大衛是猶太人所尊敬的祖先,大衛出生在公元前1010-970;如此算來,耶路撒冷到現在剛好是三千年。但在巴勒斯坦的另一些居民卻不是這麼想的,好比那一次我來到巴勒斯坦時,與當時巴勒斯坦的領袖阿拉法特有過短短的會面,他很清楚地表達另外一種想法,而我不能不把他的想法考慮進去,因為他也代表了當地的另一群人。他告訴我:「這不是大衛之城,這是麥基洗德的城(見本書p50)。」他還向我提出挑戰,要我再去讀聖經,並告訴我:「亞伯拉罕所擁有的土地僅是他花了四百舍客勒所埋葬他妻子的墳地。」當然,以色列人不是這麼想的。當天晚上,我回到我下榻的住所閱讀聖經,果真這段經文記載在創世記第二十三章第七至十六節。

      還有一次,我參加一個在耶路撒冷的學術會議,雖然人微言輕,仍主張耶路撒冷不要參加任何政治協商。我的想法是,既然她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搖籃,那麼就由三個宗教共同負責經濟來維持一切的開支。這三大宗教都非常有錢,只要它們肯合作,財源是最小的問題,可惜沒有成功。

      我希望藉著本書能喚起一般讀者對耶路撒冷的興趣。因為本書對歷史的考證有特殊的貢獻,藉著閱讀本書對耶路撒冷有深刻的了解;無論是學者、歷史家,和一般信徒都應該對耶路撒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推薦文二

      吳獻章博士(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


      這本書幫地球上最令人癡迷並迷惑的城市寫傳!

      看官您或許會問:傳記,不是敘述人用的文體嗎?給一座城市寫傳?一個缺乏水源、充斥岩石、崎嶇難行、夏烈冬寒、交通遠離地中海沿岸商路?套用白居易的話:「耶路撒冷居,大不易!」何況這城市四周圍是乾癟的骸骨,「藏骸所」不論如何修飾,都掩埋不去歷世這城所經歷的屠殺、災難、破壞、戰爭、恐怖;從聖殿平台往上看橄欖山,墓園滿布,彷彿一座「死人城市」,連看一眼都嫌嘔,還幫她寫傳?

      更讓看官迷惑的是,這飽經滄桑的城市,人間許多帝王為此城而動刀,她還是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故鄉,是文明衝突的戰略要衝,是無神論與信仰齟齬的前線,也是全球鎂光燈聚焦的舞臺,更是當今世界政治上牽一髮動全身的城市──它是九一一戰爭背後的爆炸導火線,中古世紀綿延數百年的十字軍也是為她開打!為這樣的城市寫傳?怎能不讓人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訝異道:這耶京是「何方神聖」?怎會是讓世人魂牽夢繫的去處,讓亡國後的猶太人朝思夕夢,「明年耶路撒冷見」?

      歷史和聖城的石頭會說話。誠摯地邀請您,透過本書細膩嚴謹深遠流長的刻畫,坐上這彷彿魂遊人間歷史的「萬花筒時間船」,凝視三千多年來這原本稱為「和平」的聖城,看舊約人物如大衛、所羅門、希西家、約西亞、尼希米相繼在此登上這座神聖城市,歷代梟雄如尼布甲尼撒王、大利烏王、亞歷山大大帝、龐培、安東尼等,如何用火和劍在此遍體麟傷的城市上耀武揚威,還有馬加比「鐵鎚」家族如何興起,新約人物如希律家族見證君王在宮廷中的腐敗,聖城和馬薩達如何亡於羅馬帝國的刀光火影下,以及兩千年來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十字軍、鄂圖曼帝國、錫安運動乃至以阿衝突,如何相繼在這上帝聖殿所在的耶路撒冷登場……看官您就會覺得值回書價,且更能瞭解兩千年前,進入這聖城的耶穌,在橄欖山俯瞰這飽經創傷的城市,真情流露出的千年之嘆:

      「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二十三章37-39節)

      《耶路撒冷三千年》見證了:

      1.人類無可救藥的罪行:離棄上帝的瑪拿西王就在這城活活地燒死自己的孩子(列王紀下二十一章6節),聖殿南邊的欣嫩谷見證人心黑暗如「地獄」;連指責這城為妓女之城的先知以賽亞(賽一21),自己都在這城之聖殿,看見至高者顯現後,不禁冒出人間政治和宗教領袖必須反省的呼籲:「禍哉,我滅亡了!」(賽六5);

      2.上帝的公義和聖潔:以色列和猶大相繼被擄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因為不肯垂聽上帝透過先知們的警惕,繼續不斷地與立約的上帝「背約、撕票」。舊約歷史見證了,以色列淪亡原因並非因為「他殺」,而是得罪公義聖潔的上帝──「自殺」導致「他殺」──正如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的名言:Civilizations die from suicide, not by murder. (Study of History;《歷史研究》)。難怪先知耶利米就曾以擬人化口吻來為這聖城哭泣(耶利米哀歌);

      3.上帝的救贖和慈愛:不論人間君王臣宰如何叫囂、抵擋,上帝預告在祂的聖山所設立的君王(詩篇二篇),已在「神人相會之城」應驗了。彌賽亞耶穌在這聖城旁的伯利恆降生,在有「以色列之地的靈魂」之稱的聖城,他講道、行神蹟,潔淨聖殿,吩咐死人從墳墓中走出,且為世人的罪,走上這錫安城冰冷的石板路,最後被粗暴地掛在城外的十字架上,死後就在此被埋葬,第三天且從墳墓中復活,也在這大君京城的橄欖山升天……讓最先遇見這城城主麥基洗德的亞伯拉罕(創世記十四章),都歡歡喜喜的仰望、期待(約翰福音八章56節)。因著耶穌,會死、必死的世人從此有路可走,並可親身經歷老子和莊子所期待的「天人合一、以馬內利」。

      閱讀這本從耶路撒冷所濃縮出的世界編年史,您可以從這最令人迷茫之城中發現最真實的面貌,看清了上帝最終極心意:「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章16節)

      推薦文三

      陳南州(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 鳳信教會牧師)


      《耶路撒冷三千年》這本書不只是耶路撒冷這座位於世界歷史中心之城市的歷史。它敘述耶路撒冷猶太人、基督徒、穆斯林的故事;也透露屬世的權勢、武力、財富、虛榮,和屬靈的奧秘、敬虔相互交錯會合的悲慘故事,也就是人民苦難的歷史。它再一次震撼我的心靈,讓我憶起2005年,我在當今世界最大的基督教組織--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假希臘雅典召開的「宣教與傳道世界研討會」(World Conference on Mission and Evangelism)中認識的幾位巴勒斯坦基督徒的叮嚀。他們當中有一位送我一枝用以色列政府建造隔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圍牆時,所剷除的樹木製成的小十字架,他要我紀念被阻隔在耶路撒冷城外之基督徒的苦難。耶路撒冷城的興衰反映出苦難人民令人心疼的歷史。

















      再一次置身國際風暴的中心。

      不管是雅典還是羅馬,都無法引發如此強烈的熱情。

      當猶太人第一次造訪耶路撒冷時,

      我們不說那是初來乍到,我們說那是落葉歸根。

      ──埃利?維瑟爾

      給巴拉克?歐巴馬的公開信,二○一○年

      耶路撒冷的明天

      耶路撒冷比世界任何地方都渴望求得寬容、分享與慷慨的妙方,以解開偏見、排外與占有的毒素。但這些妙方不容易尋得。兩千年來,耶路撒冷從未像今日一樣如此繁榮、熱鬧且絕大多數由猶太人構成。此外,耶路撒冷也是巴勒斯坦人口最多的城市。有時候,耶路撒冷的猶太性格以一種融合的風格呈現,而與耶路撒冷固有的特質格格不入,因而扭曲了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在。

      耶路撒冷的歷史是一部移民、殖民者與朝聖者的歷史,這些人包括了阿拉伯人、猶太人與其他民族,而這座城市在歷史上也興衰了數回。經過一千多年的伊斯蘭統治,耶路撒冷不斷受到伊斯蘭移民、學者、蘇菲派與朝聖者的殖民,這些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印度人、蘇丹人、伊朗人、庫德族人、伊拉克人與馬格里布人,其他還包括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喬治亞人與俄羅斯人──他們移居耶路撒冷的理由與後來的塞法迪猶太人與俄羅斯猶太人沒什麼不同。正因這樣的特質使阿拉伯的勞倫斯相信,與其說耶路撒冷是阿拉伯城市,不如說它是黎凡特城市,而這正是耶路撒冷固有的特質。

      人們經常忽略一件事,城牆外的耶路撒冷郊區是一八六○年到一九四八年間,由阿拉伯人、猶太人與歐洲人共同建立的新居住區。阿拉伯區域,例如謝克雅拉,並不比猶太區域來得悠久,也不比它來得具正當性。

      穆斯林與猶太人提出的歷史主張都無可置疑。猶太人居住與尊崇耶路撒冷已有三千年的歷史,他們與阿拉伯人一樣有權居住在耶路撒冷。然而有時就連恢復最無害的猶太建築物也會被認為不正當:二○一○年,以色列人終於為猶太區重建的胡瓦會堂進行祝聖,這座會堂在一九四八年被約旦人摧毀,但以色列人祝聖的舉動卻引發歐洲媒體的批評,東耶路撒冷也出現小規模的暴動。

      然而,還存在著另一種與恢復胡瓦會堂截然不同的做法:既有的阿拉伯居民遭到強行搬遷,他們的財產在可疑的法律判決下遭到剝奪,並且移轉給猶太移民。這些行為在國家與市政府的權力背書下進行,身負神聖使命的宗教狂熱分子也熱心地推動這項行動。充滿侵略性的屯墾建設,目的是為了殖民阿拉伯社區與破壞城市共治的和平協定,此外也有系統地忽視阿拉伯區域的公共與住房建設,凡此種種都讓最不帶特殊色彩的猶太建設蒙上惡名。

      以色列面對兩條路線—─耶路撒冷式的宗教民族主義國家,或自由主義的、西化的特拉維夫,後者又有「泡泡」之稱。這裡存在著一種危險,在耶路撒冷推動民族主義計畫,以及在西岸大舉屯墾,很可能弄巧成拙,對猶太人耶路撒冷雖然帶來利益,但對以色列造成的傷害可能更大。然而,無論輿論的看法如何,以色列與其他國家一樣,有權追求自身的安全與繁榮──雖然耶路撒冷的意義不僅只是一國的首都。屯墾有可能破壞以色列做為耶路撒冷一切信仰的保護者的名聲,如果回顧整個歷史來看更是如此。二○一○年,埃利.維瑟爾寫了一封公開信給美國總統歐巴馬,他表示,在以色列的民主制度下,「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在歷史上首度能自由地在自己的神龕進行崇拜」。這句話其實並沒有說錯。

      這顯然是西元七○年以來第一次猶太人能夠在耶路撒冷自由崇拜。在基督徒統治期間,猶太人甚至不准進入耶路撒冷。在伊斯蘭統治的數世紀裡,基督徒與猶太人被當成受保護者而獲得寬容,但也經常遭受打壓。猶太人不像基督徒一樣有歐洲大國加以保護,因此經常遭受苛待—─不過不會比在基督教歐洲遭受的最糟待遇更糟。猶太人會因為接近伊斯蘭或基督教聖地而被殺—─但任何人都可以乘驢經過西牆旁的通道,不過就技術上來說,他們必須拿到通行證才行。即使到了二十世紀,猶太人要到西牆仍受到英國人的嚴厲限制,而且遭到約旦人的完全禁止。然而,在以色列人所謂「情勢」下,維瑟爾宣稱的信仰自由對於非猶太人來說是可望不可即,他們必須忍受官僚的騷擾,而隔離牆也使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更難抵達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或阿克薩清真寺祈禱。(待續)









      編/譯者:黃煜文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頁數:696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特點









      • 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追蹤







      • 譯者:黃煜文








      • 出版社:究竟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3/3/28




      • 下殺



      • ISBN:9789861371689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 館主推薦:★★★☆☆








      ↓↓↓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我要購買

      耶路撒冷三千年 討論,推薦,開箱,CP值,熱賣,團購,便宜,優惠,介紹,排行,精選,特價,周年慶,體驗,限時

      以下為您可能感興趣的商品

      注意:下方具有隨時更新的隱藏版好康分享,請暫時關閉adblock之類的廣告過濾器才看的到哦!!



      十月初花東兩縣召開「花東深度旅遊暨農特產品共同行銷討論會」,研討有關花東深度旅遊議題。昨(十五)日花蓮縣政府觀光處代理處長彭偉族帶領花蓮縣內十五位觀光業者前往台東縣政府(見圖),透過觀光聯合行銷之合作交流會,期盼建立合作管道,並強化兩縣觀光行銷之力度,攜手拚觀光。

      今年十月四日討論會中花蓮縣長傅?萁提出,期盼整合花東兩縣資源,推出共同品牌與行銷平台,串連觀光旅遊、農特產行銷,推出更具深度、優質的旅遊及運動賽事,吸引國際觀光客到訪花東。今日花蓮縣政府、台東縣政府再度率同地方觀光業者進行交流討論,期盼藉由兩縣優勢互補、整合行銷,塑造東台灣旅遊生活圈及優質旅遊渡假天堂,進而擴大旅遊商機。

      代理處長彭偉族說出,今日討論會中,達成三項共識包括整合兩縣資源、建立花東觀光品牌,並透過旅展、文宣等方式共同行銷、走向國際;其次,培訓在地導覽人才,以深化花蓮旅遊體驗;此外,持續推動花東之國際包機直航,串連兩縣亮點活動、景點,開拓觀光市場,期盼兩縣建立合作管道,增強未來兩縣觀光行銷之力度。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台北21日電)總統蔡英文今天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針對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要求行政院各部會於1個月清查所屬的財團法人現況,統一檢討,並請行政院年底前提出「財團法人法」草案。

      今天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由行政院政務委員許璋瑤說明目前行政院強化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管理監督工作。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會後轉述,許璋瑤報告指出,過去政府因歷史背景因素或政策需求,透過捐助成立財團法人,來達成特定的政策目標;目前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有164個,到104年度為止基金收支約2500億元。

      許璋瑤指出,近年來,部分由政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因為管理不彰,存在3個問題,包含喪失當初設立政策目的,原本功能已不復存在;擁有龐大資產卻脫離公益方向,淪為少數人掌控如同私產;成為少數機關人士退休後再任之處。

      蔡總統聽取報告後表示,政府所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本質上是屬於國家的資產,政府有責任從提升政府效能與維護公產利益的立場,提出改革方案來強化監督管理。蔡總統對於行政院的作法表示完全支持,也提示為了確實掌握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請行政院各部會於一個月清查所屬的財團法人現況,統一檢討。

      蔡總統並提出4點做為未來改革工作的重點方向,第一是積極追討公產,維護國家利益。由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絕不能淪為少數私人掌握的資產,行政團隊必須積極追討,透過行政溝通、立法規範等方式,歸還國家。

      第二是制訂「財團法人法」,蔡總統指出,對於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的監督管理,現行法律確有不足之處,請行政院於年底前提出「財團法人法」草案,強化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的監管強度,以及將接收日產所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亦應視為政府捐助成立。

      第三是規劃整併退場,提升政府效能。蔡總統指出,針對原本設立目的任務已不復存在,或已無營運實益、績效不彰的財團法人,請行政部門短期內精簡人事、預算,並且規劃未來的退場、整併工作。

      第四是避免酬庸,完善人事管理機制。蔡總統說,有關外界批評部分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的董事長薪資待遇、員工福利,以及軍公教人員退休至這類財團法人再任領取雙薪等問題,也都要擬定明確的標準與規範,強化人事管理機制,兼顧社會公平與人才進用,回應人民期待。1051121

      下面附上一則新聞讓大家了解時事



      新頭殼newtalk

      英國脫歐大臣戴維斯(David Davis)22日與歐洲議會首席脫歐談判代表維霍夫斯達(Guy Verhofstadt)會談。維霍夫斯達展現強硬態度,向戴維斯說「歡迎來到地獄」。不過,雙方會談後都同意,英國脫歐應盡可能在2019年歐洲議會改選前完成。



      根據外媒報導,戴維斯今天前往法國特拉斯堡歐洲議會總部與維霍夫斯達舉行會談,維霍夫斯達一開口就向戴維斯說,「歡迎來到地獄」,表達不會輕易妥協的立場,意味著歐洲議會在英國脫歐談判中將採取強硬態度。



      儘管如此,維夫霍斯達與戴維斯的會談仍有所進展。戴維斯認為,明年5月是正式展開協商的好時機,維夫霍斯達估計,談判可能需時14到15個月。雙方基本同意,英國脫歐應盡可能在2019年歐洲議會大選前完成。



      維夫霍斯達表示,他的底線是確保歐盟的四大自由得以確保,不過他也期望未來歐盟與英國能維持緊密夥伴關係,確保所有民眾權益。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耶路撒冷三千年 推薦, 耶路撒冷三千年 討論, 耶路撒冷三千年 部落客, 耶路撒冷三千年 比較評比,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使用評比, 耶路撒冷三千年 開箱文, 耶路撒冷三千年?推薦, 耶路撒冷三千年 評測文, 耶路撒冷三千年 CP值, 耶路撒冷三千年 評鑑大隊, 耶路撒冷三千年 部落客推薦, 耶路撒冷三千年 好用嗎?, 耶路撒冷三千年 去哪買?


    arrow
    arrow

    nfzltxv5r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